过去两年,随着欧美运动的风气越发兴盛,以运动为要求、监测运动期间相关生理信息的可穿戴设备受到消费者的欢迎,迎来了快速发展期。但由于技术、市场上的种种问题,可穿戴设备市场陷入困境。
风雨飘摇下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能否重新起航?
如今,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,相关智能设备也逐渐走进生活当中,而可穿戴设备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。
据IDC预测,2016年到2020年可穿戴市场将呈现明显增长,预计2020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货量会达到2亿,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1.61亿块,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。被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吸引,不少企业纷纷加入到可穿戴设备研发中,华为就是其中之一。
在MWC2014上,华为发布了其首款可穿戴设备――TalkBandB1,据悉这是全球首款将蓝牙耳机功能和运动、睡眠监测功能融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。之后在2015年MWC上,华为又发布了TalkBand家族的第二代产品TalkBandB2,在性能上较之第一代有所提升。
2016年,TalkBandB3又与P9共同在伦敦全球发布,引入3D曲面屏设计及多种运动及商务腕带,为用户提供更多丰富的选择。到华为手环B5发布之际,华为TalkBand系列作为全球首创的通话手环品类,全球发货量达400万。
其实从华为智能手环的进阶历程不难看出,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,以及用户需求的提高。也正是因为部分可穿戴设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提升,逐渐失去用户青睐,导致可穿戴设备市场遭遇困境。
如今,可穿戴设备行业的衰落还在继续,不少企业开始退出这一市场。CNBC援引信源消息称,英特尔在两周前已经砍掉了3年前收购来的健康手表公司Basis。
其实英特尔缩减可穿戴设备业务也在意料之中,相关传言去年便已经流传开来。去年11月,英特尔收来的Basis业务据传已经裁掉了80%的员工,而除了Basis业务被砍之外,英特尔买来的Recon业务暂时没有新消息。
而英特尔并非唯一一家准备舍弃可穿戴设备的公司,不少此前大力投入该市场的企业正在撤回资本或是继续观望。为何看似吃香的可穿戴设备会遭遇如此境地?
众所周知,互联网时代发展日新月异,可穿戴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迭代。尽管市面上的产品琳琅满目,但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,比如由于充电接口不统一,电池续航能力有限,能源接入点有限,不能满足电能无线移动式接入等。
另外,目前可穿戴设备还没有抓住消费者需求,只做表面功夫,对考虑实用性问题不够重视。其实消费者不需要功能花俏、过多的可穿戴设备,而是在某些特定用途、单一领域,具备简单操作特性的可穿戴设备产品,即可获得青睐,但显然不少厂商忽略了这一点。而在功能上真正实现简单操作、便捷实用效果的,又大多因为成本高昂,不能被普通用户接受,因而销量并不高。
此外,随着可穿戴设备收集越来越多的敏感信息,以及逐渐成为全面的数字自我,隐私和数据安全将变得至关重要。对于隐私信息的保护,也将成为未来可穿戴设备市场将面临的重要问题。多方原因作用下,可穿戴设备市场造成了当下的局面。对于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的发展,业内人士纷纷开始出谋划策,至于能否成功度过难关,时间会给出答案。